碰巧這星期我和女友家中都有點事要處理,壞消息好像必定接二連三,女友連本來跟好友的晚飯聚會都要取消,上星期的約會也自然而然要泡湯。

不知道是壞消息其實沒有想像中的壞,還是我們都接受得麻目 — 我希望是前者,反正沒有過多少天生活仍然照常地過,我們還可以想辦法面對難題,至少值得稱慶。然後這個週末,兩個人又好像無數個夏天的週末一樣,看電影,吃美食,最近我都有點想把這裡變成專門做影評和食評的博客了。

話雖如此,這個星期六還是發生了一些回想起來足夠讓我掀起嘴角的傻事,或許我就是擅長記下這些瑣碎小事,這裡才得以在這兩年多一直存在著吧。

女友說耗在家中兩星期,玩遊戲和追劇集成為了唯二的娛樂,所以這一天怎麼也得出來散散心。聽到她這麼說,平日習慣跟她在將軍澳的電影院看電影的我,特意提議去尖沙咀看電影,我想帶她去試試不一樣的餐廳,而不是老是將軍澳屈指可數那幾家食店。

無論賣相還是水準都很優質的Brunch

位於尖東一條小街裡面的Scarlett Cafe & Wine Bar,是我很早以前就想帶女友一試的餐廳。這家工業風裝潢的小店看似毫不起眼,不過它真正出色的地方可不是裝置,而是平凡菜單裡面蘊藏的美味。它們提供的菜色,其實和普通的平民西餐廳別無二致:雞蛋、菌類、魚或肉類、多士,但做出來就是比大型餐廳的味道要好。

我點了一份三文魚煙肉配芝士炒蛋,女友點的則是三文魚配菠菜太陽蛋,大概是用料新鮮之故,也可能是我肚子太餓,甚至是我太久沒在週末出門用餐了,我感覺眼前的這份早餐特別鮮美。值得一提是這裡的侍應雖然只有兩個人,服務態度卻頗為親切,一直充滿笑容地招呼客人,發現忘記了沖調我倆的咖啡,馬上連忙到吧台準備,然後不停道歉。在香港要找到好吃同時服務態度好的餐廳,好像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。

下午是我們一如往常的電影時間,本來打算去看的是《銀魂》的真人電影版,上月去動漫展的時候,我倆還在談論這部作品。沒想到女友告訴我朋友說想陪她去看,於是心血來潮的我就建議去看來自泰國的《出貓特攻隊》。

不知道是什麼時候的事,女友對泰國有了無比的興趣,開始看泰劇,偶爾會說一兩個泰國詞語,甚至對當地社會文化有了一些認識,我常常取笑小麥肤色的她,示範泰文特別有說服力,甚至說她可以搶胡慧沖的飯碗。《出貓特攻隊》是少有不是靈異題材卻在國外打響了名堂的泰片,加上媒體好評的加持,就足夠吸引我進場了。

片長兩小時以上的《出貓特攻隊》,節奏卻出奇地快,劇情因此感覺豐滿。兩個天才因爲發現自己驚人的記憶力和技能,可以替人作弊而不被揭發,在富家子引誘下,決心以此賺錢,最後甚至策劃了國際級的作弊。這種天才犯般的劇情,加上節奏緊湊的配樂,以及男女主角多次遊走於得手和即將被揭發的狀況中,成功牽動了觀眾的神經,也給人一種很不像傳統泰片的感受。

我最欣賞的是角色塑造沒有流於平面,富家子固然是主動引誘女主角,然而一點一點走入歧途的,卻是女主角自己的選擇;開場只有一股傻勁、自覺正義揭發校內作弊的男主角,卻在失去夢想之後全面墮落,不擇手段方面猶勝女主角。電影後段男主角因爲海外大學聯考作弊事敗,校內印著他樣子的傑出學生海報也被除下,放到雜物房中,暗示著一位天才的墮落,印象令人深刻。女主角自覺連累男主角前途,決心抽身而退,男主角卻執迷不悟,立場逆轉教人唏噓。我一直認為越是有理想的人,在失去一切之後,就越容易墮落,《出貓特攻隊》大概就是對這個主題的最佳體現。這一部電影也成為了我私心認為是其中一齣最出色的非英語外國片,心中慶幸當初選擇捧場,是一個非常正確的決定。

泰式餐廳Cafe Siam

我們的泰國週末一直延續到晚上,因為兩個人之後到了西環的Cafe Siam用餐。有什麼比看完泰國電影之後,再吃上一頓泰國菜更美妙呢?這裡不只有美味佳餚,還有不少酒精飲品,我知道一定會令貪杯的女友滿足。

果然甫坐下來,我們就點了很多菜式,有招牌的泰式雞翼、豬肉炒河粉、鮮蝦刺身、泰式炒通菜,以及泰菜少不了的明爐蒸烏頭魚!女友另外要了一杯雞尾酒,這天我感覺有點疲累,為免失態,只是要了一瓶Chang牌啤酒。

雞翼是網上推介的招牌菜,香茅的味道加上酸酸辣辣的冬蔭醬汁,讓本來就香脆的雞翼更好吃,配上啤酒簡直讓人食指大動;刺身是絕佳的頭盤,蝦肉爽甜;之後的河粉和通菜各有千秋,重點是明爐蒸魚,魚肉滑嫩。泰菜的魅力在於越吃越是開懷,不知不覺就可以把桌上的食物掃清光,夏天的悶熱也隨即被吃下肚裡去。吃著吃著,又想起去年在曼谷那些時光,再去一次似乎成了我們二人共同的願望。

明爐蒸魚

離開餐廳的時候,女友是覺得比較飽的一個。為了幫助她好好消化,於是我們打算沿著海旁,一路從我們所在的堅尼地城走到上環,然後再回家。當時天文台已經懸掛了三號風球,這已經是這個星期第二個吹襲香港的颱風了,然而颱風距離香港還有好些距離,我們在街上體會著清風送爽的感覺。自夏天來到之後,外出的記憶都是滿身的大汗,我們除了商場,哪裡都去不了,更別說會像這一刻般,肩並肩的在街上靜靜的沿路走著。

拉著女友的手,她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想法,突然說要練習口言英文,於是自個說起英文來。我跟不上她的思路,只覺得好好的怎麼突然說起英文來,拿她沒辦法,唯有配合一下好了。我也不理會口音標準與否,用字文法正確與否,說起我最擅長的港式英文來,女友跟我一來一往,那時候如果旁人聽到,真不知會向我們投以甚麼樣的奇怪目光。我倒是記起以前中文打字始終生澀的年代,同學之間就是用這種不中不英的破英文,在MSN互相交談,雖然奇怪卻也是一種回憶。可以不需顧忌而亂說一通,就是因為身邊有著可以信任的人吧,就好像如今在路上走著的我和女友一樣。

最終我們也只是從堅尼地城走到了西營盤就上車了,在風雨交加的一刻,我把女友平安地送回了家中。可以在大風之下並肩同行,可以肆無忌憚地互訴心聲,只是因為我們互相在對方的身邊,可以一邊面對複雜的生活,偷閒去吃喝玩樂,也只是因為無論發生甚麼情況,我都有妳可以一起面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