幾個月前太空館上映了新的天幕電影《夢幻極光》,馬上引起了香港人的注意。這套由日本方面製作的氣象紀錄片,標榜把這個奇妙的自然現象拍得極其優美,加上傳媒的炒作,使香港人紛紛進場觀看。雖然我也很想跟女友去看,卻總是一票難求。

後來知道要差不多一星期前才可以買到票,終於在上週日的中午,我買到了已經剩下不多的週六下午時段的門票。至於晚上的行程,我也一早準備好了,因為我偶爾在網上看到旺角的一家德國酒吧,向客人提供香腸放題,只要付固定的價錢,就可以盡情享用德國香腸,當然,飲品的價錢則是另行計算。這就是我們這一天的晚餐了。

中午填飽肚子後時間尚早,想起之前一直想多買一雙鞋子,就拉著女友在人山人海的尖沙咀商場四處逛。這兩、三年來我有兩種鞋子輪流穿,一雙是Adidas的Stan Smith網球鞋,還是經典的白綠款式,是去年復活節在東京旅行的時候買的。儘管Stan Smith很可能是香港人最常穿的鞋款,以致我的鞋子在街上總是與其他人撞款,我始終喜愛有加,因為它外形簡潔,穿起來輕便舒適,跟牛仔長褲、短褲配搭都相宜,省去很多穿戴的時間,所以這一年來它一直是我最主要的一雙鞋子。

另一雙鞋子是一雙Nike球鞋,也是我上一對的主力服役的鞋子。它已經被我使用了三年之久,本來漂亮醒目的外表,早就變得斑駁。自從我買了Stan Smith之後,有段時間我甚至拿這雙Nike來跑步,或者只有天氣不好、路況惡劣才會穿起它,代替我的Stan Smith去受罪,它自然就變得愈加破爛,也有了多買一雙鞋子的必要。

尋找合適款式的任務自然交給對此在行的女友,她也不負所望找到了,鞋款依舊是網球鞋,基本色還是白色,但細節上有很大分別:藍紅兩色的簡潔條紋作點綴,旁邊印有品牌Fred Perry的標誌,跟Stan Smith相比又是另一種風格。現在想起來,我幾年前已經留意過Fred Perry,不過那時候大概是剛畢業,身無分文,對於動輒要六、七百塊的品牌,自然避之則吉。現在終於可以負擔貴一點的東西,並不特別覺得自己幸福了,而是覺得這是通過辛勞換回來的獎賞,好像每樣自己買的東西,都會有一個獨一無二的故事似的。

我的新鞋子

在買鞋子的時候,我們又在Fred Perry店裡面看到一件很合適的襯衫,反正平日我會逛時裝店的機會不多,既然有東西要買,不如一口氣買了更好,於是不消一會,這件襯衫也跟我的鞋子一起被送到結賬櫃臺裡去了。

女友也有戰利品喔

到了進場看電影的時間,我們進場前都好怕會在天象廳裡不知不覺地睡著,過往有無數次這樣的經驗,天象廳斜躺而軟綿綿的座椅、漆黑的天幕、舒適的溫度,全部都是快速入睡的上佳條件。花了大半個月好容易才買到的門票,加上位置極好的座位,如果睡著了就是暴殄天物了。電影剛開始放映的時候,我們互相提醒對方不要睡著,甚至故意找機會跟對方說話,好撐到電影最精華的部分。

《夢幻極光》真的值得入場一看,先不要說它讓沒有什麼機會和閒暇到北極圈旅行的人來說,這套紀錄片是接觸這個天文現象的最佳方法,更重要的是你可以從影片感受到日本人凡事要做得認真、做到最好的精神。影片很細緻地紀錄了不同形狀和特性的極光:有初夏的極光、也有因為太陽粒子猛烈衝擊大氣圈而形成強烈波動的極光,這些可不是簡簡單單一個晚上就可以拍攝到,裡面其中有一幕,顯示全日二十四小時極地天空的畫面,是拍攝方使用Timelapse製作而成,可謂相當用心;錦上添花的是片中的背景音樂運用得宜,配上叫人讚嘆的畫面,優美非常,女友和我不約而同覺得配樂絕對為整套電影畫龍點睛。

在我的要求下,女友在我們期待的晚餐開始前,陪伴我在油麻地的商場逛了一圈,原因是在動漫節幾乎顆粒無收的我,想要在那邊買玩具週邊。雖然她不是第一次陪我看玩具,但不知道什麼原因,這一天的商場,人流比我們在動漫節時還要多的樣子,走道基本上人潮洶湧,兩個人好幾次被人流分開,難為了女友要在邊上的角落等著我,而看的都是些她不熟悉的東西,我想就像我陪她買化妝品的時候一樣吧。或許是我太久沒買週邊,加上有過想要的東西晚了買就再也沒有的經驗,我在商場東奔西走,竟然買了好一堆東西,還要特地跑到銀行提款,差點沒把女友嚇壞。

今天真是收穫豐富

兩個人拿著大包小包的東西,緩緩地來到旺角Bierhof酒吧的門外。正如前面所說,Bierhof是一家德國式的酒吧,除了取了一個很德國風的名字之外,酒吧外面也掛上了一面大大的德國國旗,明顯非常。我們走到裡面,只見大部分的電燈還沒有打開,桌椅也尚未準備好,來到的時間才是六點多一點,實在是太早了。正當我以為侍應還沒有佈置好的時候,他們卻帶我們走到內裡的一個角落,原來裡面早就開始營業了,一張大桌上面放滿各種各樣的香腸,還有醃肉、沙律菜和沙律醬等,那就是我們這個晚上的晚餐了。這個角落的牆壁上,居然還掛著德國甲組足球聯賽參賽球會的會徽圖,以及一幅德國啤酒品牌的圖片,關注了歐洲足球好幾年,我開始知道各個會徽所代表的球會,而啤酒和足球,則正是德國人生活的最佳寫照,不會看足球、喝啤酒,就不能成為他們的一份子了。一家以德國主題的酒吧會想到從這方面做裝飾,我覺得比很多德國菜餐廳還要用心。

酒吧內的裝潢很有誠意

這裡的啤酒不用說也知道是德國的啤酒,我要了一杯焦糖味道的黑啤,味道比較濃,酒香在舌齒間四散;女友要的是有檸檬味的啤酒,酸酸甜甜的,酒味不如我那杯濃郁,但相當好喝。這兩種啤酒在香港應該算是比較罕見,既不是某些可以在超市找到的牌子,也不是手工啤之類的冷門啤酒,但質素感覺比前兩者都要高。我的焦糖啤酒有點膩,而且酒精濃度應該較高,喝了半杯左右,已經有點吃不消的感覺,為免重蹈兩星期前回家路上的慘劇,我喝剩一少部分就放棄了;倒是女友那杯啤酒卻異常地越喝越爽快,她喝光了一杯之後,我們又多叫一杯,一起品嚐這個出色的味道。

Bierhof提供的香腸種類太多,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,不方便介紹,可是各式的雞肉腸、辣肉腸等應有盡有,不過這些都是容易撐飽的食物,所謂的放題,其實也吃不了太多。在酒精和肉兩種邪惡東西的夾擊下,我們很快便招架不住,浸沈在至高的享受之中。

這天前前後後花的錢頗多,女友總說我一毛不拔,這次好歹讓我有機會平反一下,該花錢的地方我還是捨得花錢的,在香港這個地方,不停工作的意義除了是維持基本的生活外,就是靠買身外之物來獎勵自己了。我買到了衣裝,買到了玩具,也買到了一頓美味的晚餐,換來的是兩人的快樂時光,足夠我滿足一個星期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