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幾天鼻敏感像夢魘一樣,無時無刻都在折磨我的神經,考驗我的耐性 - 頑固的鼻塞雷打不動,自然還有說來就來的鼻水。如同之前所說,女友決定陪伴我去看醫生,結果我們連續兩個週末的上午,都在醫務所的等待中渡過。
診斷的結果就是,這麼多年來因為濫用鼻腔噴霧,鼻黏膜的敏感程度早已非同少可,只得馬上停藥,改用醫生處方的類固醇噴霧,配合口服的抗過敏藥,對抗鼻子動不動就打噴嚏、鼻塞的辛苦狀況。難為女友一直為我擔心,其實還是自己一手造成的惡果。
這一天街上基本上可以用「人山人海」四字來形容,中午在旺角還沒有體會到人潮,結果飢腸轆轆來到中環,才發現幾乎所有食肆,包括麥當勞在內,都插針不進,這城市彷彿又回到自由行蜂涌而至的狀態,只是這一次有外國人,也有菲律賓人,到底是不是好事,我說不準,只是我們卻餓著肚子,用僅餘一點力氣走到上環,以肯德基作為我們這天遲來的午餐。
看似寧靜舒適的中環,其實人都湧到食店去了
飽餐過後,我們去了曾經經過無數次的展城館。記得從前和女友在中環上下班的時候,龍和道是常常會留下我們足跡的地方,其中有一次,我們來到大會堂旁邊,看見一座充滿現代感的博物館,那就是展視城市規劃概念的展城館了。
踏進展城館,這所博物館跟平日一樣人煙罕至,香港有很多博物館,同樣是面積和人流不成正比,到底是館方宣傳太少,還是香港人不愛到博物館?我想兩者皆有。展城館樓高四層,下面三層是展館,最頂層是供借閱的參考資料,以香港的博物館而言,算是有一定的規模。館內確實展現了現代都市一般的時髦感,到處都是電視螢幕、投射效果和一些很有特色的展覽技術,值得一讚的還有模仿街上霓紅廣告牌、以及地鐵站和地鐵車廂的場景,讓人以為置身於另一個空間,體現到館方的用心。展城館有一層又展示了旺角、尖沙咀、九龍東等地區百年以來的地圖,讓到訪者感受城市設計的變化。
近年大眾對於城市建設有很多看法,質疑是否所有舊東西,都必須被推土機推倒;姑勿論這展館是不是為政府的市區建設粉飾太平,至少主辦法有認真把政策內容推廣出去,當然上面有沒有重視過這裡的努力,相信可以從展館的入場人數得知一二了。不過別的不說,至少我倆在這空間裡面,玩得剎是快活,也是這館的一大功勞了。
地下鐵碰著她
在展城館出來,不知不覺間外面已是黃昏,我們由中環坐上前往赤柱的巴士。每次坐上這輛巴士都是一種考驗,因為車輛在黃泥涌峽道和淺水灣道之間九曲十三彎,往往把人搞得頭昏腦漲,基本上沒有一次可以渡過這一趟車程。這一天更要命的是,中午那些可怕的人潮,不知什麼時候又跟隨我們來到巴士上了。這群人恐怕都跟我們一樣,為了去湊一湊德國聖誕市集的熱鬧。
第一次知道這個德國市集時,我就非要拉女友到這裡不可。當年在歐洲當交換生,渡過了在當地的第一個聖誕,驚覺那裡的高樓大廈沒有什麼燈飾,可是氣氛卻更勝香港,原因在於熱鬧的聖誕市集。平日不怎麼愛到街上的歐洲人,都喜歡扶老攜幼,在聖誕市集中左穿右插;聖誕市集上的攤位都裝飾得美侖美奐,用木頭搭上的攤檔,配上柔和的燈光,彷彿市集裡在賣的每一件手工品,都是上好的精品。如今聖誕市集來到香港,居然把赤柱擠了個水洩不通,我和女友只得提早下車,步行到赤柱廣場。這次整趟車程除了擠和塞車,倒也相安無事,算是不幸中之大幸。
來到廣場中心,映入眼薕的是仿製得七、八成像的市集攤檔,人流卻是比歐洲多上好幾倍,當然這也是香港的常態。我把女友拖緊,才可以鑽過源源不絕的人流。我們空著肚子而來,自然而然走到售賣食物的檔子,女友馬上由車上昏昏欲睡的狀態,馬上變得精神翼翼。難得雅興來了,我們決定放棄到顧客超多的餐廳用膳,改為光顧市集裡面的小食檔。
拿著散發香氣的玉桂紅酒,以及色香味俱全的德國美食,就好像一下子回到幾年前那些寒冷卻又奇妙的日子一樣。彼時的我一人在市集穿梭,看著成雙成對的途人,一度希望我也可以帶著心愛的人,一同度過這個美妙時光。現在心愛的人找到了,地點的限制竟然也給打破,香港的聖誕市集,也許不如歐洲的來得豐富和精彩,可是最美的風景,卻早已在眼前,我已經別無所求了。
妳知道嗎,因為有了妳,傻小子昔日很多的不可能,很多都已經一一實現了,接下來的,我期待與妳一起實現。今年沒吃成的赤柱德國大餐,以後要再去吃;現在沒辦法去真正的德國聖誕市集,以後一定要帶妳去上,這就是我心底的願望。現在,請抓緊我的手,讓我把妳帶到那個美麗的未來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