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六的早上掛起了紅色暴雨警告,不知道日文課會因此停課的女友和我,因此摸了門釘。挺著睡眠不足的疲倦,在麥當勞吃了早餐之後,我們想到了看電影來打發上午的時間。
最佳的行程,永遠是意外出現的行程,半誤打誤撞的情況下,我們去看了之前沒有打算要捧場的《親子樂膠遊》(Vacation)。《Vacation》講述在國內小型航空公司工作的機師古蘿特,有感家庭的生活一成不變,和家人的關係漸見裂痕,於是打算帶上妻小到自己兒時去過的威利鹿樂園,尋回當初的歡樂溫馨。在這趟汽車旅程中,古氏一家遇到的倒霉離奇事應有盡有,悉心準備的旅程,似乎隨時都出現不得了的危機。
故事的主角古氏一家
這是我第一套看的公路電影 (Road movie)。所謂公路電影,就是以主角駕車開始一段旅程作為故事中心,電影會圍繞主角在路上的歷程而展開。一直很好奇公路電影缺乏明確的地點背景,看起來會不會很鬆散?結果《Vacation》告訴我,公路電影的焦點不是地點,而是主角的磨練。
要如何把不好笑的情節,包裝得讓觀眾捧腹連場?從這套電影大家就可知一二。主角古蘿特身為一家之主,竭力想把家人凝聚起來,偏偏每次嘗試都事與願違:跟兒子們裝作親近,卻不被領情;想討老婆歡喜,又弄巧成拙。一會兒故意賣笑,一會兒可憐兮兮,劇中的家人不領情,卻足夠讓觀眾幸災樂禍。
泡污水溫泉、路過超骯髒旅館……古氏一家的倒霉遭遇可謂極其誇張之能事,卻偏偏叫人忍俊不禁
隨著劇情推進,難免又會是大家熟悉的展開:主角一家在旅程中厄運連連、提議出行的男主角被家人抱怨、男主角一氣之下道出多年來為家庭付出的種種……最後當然是一家冰釋前嫌。不過電影的處理手法卻令人滿意,其中一幕很喜歡的是男主角租來的七人車被炸得一點不剩,男主角對家人道盡心跡之後負氣出走,然而卻在看似一切無法挽回的一刻,他意外地又重新拿到了妻子一道丟夫的戒指,一度看似將要破碎的家庭,也因此破鏡重圓。
如果說戒指代表著主角一家的關係和牽絆,戒指的遺失,就是代表著這份關係受到考驗的開始。幾經曲折,戒指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回到古蘿特手上,如同他們這趟看似糟糕的旅程,也可以有一個修成正果的結局。
另一個很喜歡的橋段是來自電影的尾段,主角一家千辛萬苦,總算到了他們的目的地。然而就在坐上過山車的時候,男主角冤家路窄,再次遇上電影開首那位來自別家大型航空公司的囂張機師。在電影的前段,古蘿特被對方嘲諷,選擇了忍氣吞聲;到家人受到欺凌,男主角選擇了大打出手。慢動作的互毆配上充滿力量感的電影插曲,讓人感受到古氏一家終於一吐旅途中的污氣,令觀眾看得相當爽快。
看完電影之後,我們就在星巴克裡面耗了一個下午。不是因為我們突然有了閒情逸致,而是女友下個月要陪家人去台北旅行了,於是我一邊替她繼續設置新買的MacBook,一邊用它來設計一個台北四日三夜的行程表。
逐漸成形的行程表
一直覺得編行程是既興奮卻又累人的活:興奮的是期待著自己的計劃如何得到實現,累的是在毫無頭緒的情況之下,已經要為一個不熟悉的地方去安排一個探索的方向,加上女友事前對台北認識不多,讓計劃行程的工夫變得更有挑戰性。
我倆在星巴克坐了三個多小時,由最初一片空白,到之後決定好大概要去哪幾個地方,再把地點平均分配好四天的長度,查好交通和地點的安排,然後預約住宿的地方和機票。看著原本只是空白的行程變得豐富起來,就不禁生出一股滿足感。
我跟女友說,雖然這次行程之中沒有我,但我還是會在那四天好好陪伴她左右。也許就像《Vacation》裡面的古氏一家般,我們無論遇到什麼情況,都不會離開彼此。